好奇心与创造力

从少年变成青年,我愈发感到自己在好奇心与创造力方面的退化。我感到自己越来越循规蹈矩,脑海中冒出非同寻常、独立思考的问题与想法的次数越来越少。好的问题和想法是好奇心与创造力的体现。

我自认为在上中学时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比现在要强,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:(1)对于新知识我有巧妙的问题,(2)对于身边的同学我有巧思的恶作剧。

例如,在初中物理课上,老师介绍说物质有三种形态:固态、液态、气态,我立刻产生了好奇并向老师询问:那么火是属于什么形态。老师答:”火就是热空气,属于气态。“我问:”气态具有扩散作用,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,为什么火聚成一团呢?“又如,物理老师介绍屋子里面开空调凉风应该往上吹还是往下吹时说:“凉风应该往上吹,因为冷空气会下沉,热空气会上升,凉风往上吹有助于房间整体的空气循环。”我则立刻反问老师:“如果冷空气下沉,热空气上升,为什么海拔越高越冷,而不是反过来呢?”又如,化学老师介绍说固态的分子间隔最小,气态分子间隔最大。我则又立刻产生了疑问:为什么水结冰后体积反而变大呢?

虽然后来知道了离子态、地表辐射对温度的影响、氢键原理,但是站在一个初中生的角度看,我至今仍然认为那些是接触到新知识后很好的问题。

我亦有巧思的恶作剧。例如,在中学时体育器械少,学生多。同学们为了获得器械,早早的围到器械室的门口。某日,我到达后发现此处已然人山人海,便出巧招:拿出自家的钥匙并故意晃出声响。同学们以为我是来开门的,纷纷让出一条路。我走到器械室门口后,便把钥匙放回了口袋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仍觉得好笑,也多谢当时同学们没对我拳脚交加,而是和我一起笑了起来。

如果现在让我对体现一个人智力的指标进行排序,好奇心一定是第一位,记忆、逻辑推理能力则要靠后。可惜,我感到自己的好奇心在丧失。中学时好奇心旺盛也许包含两个原因,一是年纪轻,条条框框少;二是中学是学习新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。如果有时间,我想了解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新知识,对好奇心进行一些启迪。